时间:2025-07-22作者:admin浏览: 次
今天全市晴到多云,最高气温33℃;受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外围环流影响,明后两天多云,局地有雷阵雨,最低气温25~27℃,最高气温34~36℃。
由于建设年代久远,位于金安区三十铺镇S240茶毛路的罗管大桥产生局部病害,为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自2025年7月21日至2025年10月21日,对该桥进行封闭维修养护,封闭施工期间请过往车辆、行人绕道行驶,封闭期间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7月17日上午,来自望城街道大石岗社区与正阳社区的暑托班孩子们走进了六安市科技馆,他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走进各个展厅,时而围着精巧的机械装置驻足观察,时而在互动体验区动手操作,在玩乐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外参观活动。这场别开生面的参观活动,不仅是街道暑期托管服务中社会实践课的生动呈现,更是将课堂知识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近距离观察、互动体验等方式,直观感受科学的魅力,不仅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爱好,更在探索中提升了科学素养,本次科技馆之行作为望城街道今年暑期托管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望城街道希望辖区的少年们能更多的走出课堂与室内,在街道搭建的多元化课外学习平台上,开拓视野,见识更广阔的天空。
据了解,望城街道暑期托管服务经过多年探索已持续升级,在保留“向日葵行知学堂”“追风晨跑”等品牌项目的基础上,今年新增知嘉书院、凌风武术等专业团队支持,并融入兴趣教育、非遗传承、安徽民歌、社会实践课等丰富内容,为孩子们打造了“五彩”暑期生活。今年望城街道暑期托管覆盖辖区10个社区,吸引约400名未成年人参与,71名志愿者将贡献总计989小时的服务时长。
未来,望城街道将继续联动学校、共建单位、企业,打造校社企共育资源库,通过基层平台为居民提供更多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青少年成长注入社会资源活力,让暑期托管真正成为助力成长的“加油站”。
7月15日,由共青团六安市委与六安爱心车队联合发起的第三届“文明一瓶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再度清凉启幕。23家爱心商家化身“清凉驿站”,向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一线坚守者,递上一瓶水解渴,敞开一扇门纳凉,以微小善举汇聚城市文明暖流。
“夏天外面非常热,可以在我们店铺门口拿一瓶水到我们这休息一下,我们为他们专门提供了休息区”爱心商家唐纪红为记者介绍道。今年,参与“文明一瓶水”的爱心联盟持续壮大,23家爱心商户主动加入,在门前醒目位置设立“清凉补给站”,免费提供饮用水与临时休憩场所。
启动仪式上,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商家正签写着“第三届‘文明一瓶水’活动商家承诺书”,中国人寿六安分公司、爱婴金摇篮等商家纷纷做出承诺:“始终围绕为户外工作者免费提供饮用水的活动主题,将关爱户外工作者落到实处,让他们在辛勤工作之余能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每日饮用水供应充足,提前备好足量瓶装水,确保广大户外工作者随时来领都能领到水。主动向户外工作者宣传活动,热情邀请他们前来免费领水,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与温暖,为营造文明友善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
六安市爱心车队会员部部长李海峰介绍道:“一瓶水虽然微小,但是却在这炎热夏季传递了温暖、送去了清凉。在前两届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户外工作者领取了这份关怀,同时呢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人来加入我们,这瓶水不仅传递着善意,更多的是这份诚挚的温暖。”
如今,六安的街头巷尾,“清凉补给站” 的标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当户外工作者接过那瓶带着凉意的水,走进门店享受片刻清凉时,手中握住的不仅是夏日的慰藉,更是一座城市的温柔。从最初的爱心萌芽到如今的联盟壮大,“文明一瓶水” 早已超越了 “送水” 本身 —— 它是商家们用行动书写的社会责任,是组织者们持续传递善意的坚持,更是整座城市对劳动者的致敬。
黄昏时分,街角那家小小彩票站便成了微光汇聚之地。店内有人凝神注视着墙面的分布图的数字;有人伏在柜台前,手指在纸上写画着;有人扫码“滴”的一声,打印机吐出带着温度的数字纸条。这轻若无物的纸片,承载的岂止是千万分之一的概率?它更是一部平凡生活的隐秘诗章——以期待为韵脚,以善意为主旨,在烟火人间中写下温柔的句读。
每一张彩票的诞生,都是一行投向世界的善意诗句。那些零散的期待,如萤火汇入星河,似细流奔涌成海。当你为某个数字落笔时,指尖已翻过公益的扉页——所谓“为己”的投注,实则是以渺小之名,为浩瀚人间添一盏暖灯。原来生活最动人的诗行,常写于“利他”的留白处。
选号的凝神似笔尖悬停,打票的雀跃如音符跃动,刮彩的屏息若鼓点骤起。这充满仪式感的三部曲,为机械重复的日常谱了一阕即兴爵士。在等待开奖的休止符里,压力溶解成风,身心在“可能”的旋律中翩然起舞——原来真正的解药,是允许自己短暂地活在未定的乐章中。
选那些精心排列的数字,是写给运气的十四行诗;开奖前的绮丽幻想,是灵魂为自己绘制的浮世绘。即便结局是“未中”,那些在脑海里盛放过的花园、启程过的远航,早已成为精神世界的私藏版画——过程本身,已是命运馈赠的绝版诗集。所谓浪漫,本就不需结局盖章。
当开奖数字尘埃落定,“未中”二字是最朴素的标点。有人摇头轻笑,有人折起纸片转身买菜——这份平静,是与无常签订的和解协议。看透“得之偶然”的虚幻,才能在“柴米油盐”的踏实韵脚里,读懂幸福的真谛。彩票教会我们的终极诗意,恰是低头嗅见饭菜香时,那份无需运气的丰盈。
这张轻飘飘的纸片,原是一面棱镜:折射公益的暖色光谱,分解压力的灰暗波段,衍射期待的虹彩光晕,最终沉淀为烟火日子的柔焦底色。它无关概率算计,只关乎如何活着——以微光映照他人,以心跳感受存在,以诗意驯服平凡,以通透注解人生。
当千万张彩票汇成星河,我们终将懂得:最伟大的生活诗学,永远书写于向善而行、热爱如初的晨昏之间。
7月18日上午,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政府联合六安市中心血站,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组织开展“滴滴热血 凝聚赤诚之力 颗颗爱心 承载生命希望”无偿献血公益活动。镇机关干部、村(居)两委成员、党员群众及企业职工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
献血车刚抵达广场,已有数十名志愿者排队等候。在血站工作人员指导下,参与者有序完成登记表填写、血压测量、血液初筛等流程。
“全国文明村”南楼村党支部书记方明宝带头献血300毫升,展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他说“这是我第8次献血了,作为党员干部,更应冲锋在前,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苏埠镇南外组郑文红女士带着女儿前来献血,她说:“想带孩子来感受爱心氛围,以后可以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在妈妈献血时,小朋友一直乖巧地站在一旁,还不时给妈妈加油打气,现场温情满满。
为了让孩子们亲手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2025年7月16日上午,望城街道东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合肥师范学院“行知学堂”的小老师们一起为辖区青少年开展了一场“漆扇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带领暑期班学生一起走进非遗,感受与欣赏漆扇带来的美。
活动伊始,志愿者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精美的PPT展示,点燃了孩子们探索非遗文化的热情。他们详细介绍了团扇的历史渊源、绘制步骤和调色技巧。随后,当水彩、画笔、扇面等材料分发完毕、整齐摆放时,孩子们早已跃跃欲试。
在小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精心搭配自己喜欢的色彩,用搅拌棒勾画图案轮廓,再小心翼翼地将扇面浸入水中。一双双闪烁着好奇与专注的眼睛,见证了一把把素白的扇子逐渐晕染出绚丽多彩的图案,焕发出勃勃生机。每个孩子都亲手创造了一份独特的非遗礼物,亲身体验了色彩流动的奇妙美学,深深沉醉于漆扇的魅力之中。
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推开了一扇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他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仅深刻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更培养了创新精神与审美情趣。
这个夏天,康乐社区托管班的小朋友们迎来了一批充满活力的“小老师”——来自马鞍山学院的志愿者团队。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为托管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集知识、趣味与实践于一体的暑期学习体验,让社区的假期生活焕发出别样光彩。
此次大学生志愿者团带来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领域。志愿者们在这里开展了创意手工课,从剪纸、折纸到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摆件,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发挥想象力,一个个充满童趣的作品新鲜“出炉”。还有经典诵读与故事分享,志愿者们选取了适合儿童的诗词和绘本,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互动提问,引导孩子们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还带领孩子们开展了趣味的体育小游戏,结合团队协作的趣味运动会、简单的武术基础动作教学等,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增强体质,学会合作。
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为托管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年轻人不仅带来了专业知识,更用真诚和热情感染着孩子们,弥补了托管班课程类型单一的短板,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欢迎。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小李说:“能把自己的所学转化为孩子们的快乐,这种感觉特别有意义。看到他们专注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所有的准备都值得了。”
未来,金安区中市街道康乐社区还将与高校加强合作,引入更多元化的课程资源,让孩子们在托管班中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以前办卡得跑银行,现在在家门口就办成了,真是太贴心了!王店村傅阿姨手持刚领到的新卡,脸上洋溢着笑容。7月18日上午,平桥乡王店村村委会联合农商银行开展三代社保卡进村入户专项服务活动,将便民窗口搬到村民家门口,贴心的举措赢得广泛好评。
活动现场,银行工作人员携带便携式制卡设备,提供从信息采集到制卡发卡的全过程服务。村委会同步组织工作人员为老年群体提供资料填写指导、政策疑问解答服务,详细介绍三代社保卡在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公交乘车、养老金领取等民生领域的升级功能。据统计,活动当天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50余张,解答咨询80余人次。
此次便民服务活动不仅架起了政府、银行与村庄之间沟通的连心桥,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和使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而强大的力量。下一步,王店村将持续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社保卡应用场景向更多民生领域拓展,让群众享受更多指尖上的便利。
“客厅阳台地面一直往外渗水,怎么都弄不好,这可怎么办?”万达华府小区1号楼2606室的许女士向正在走访的社区网格员反映。社区工作人员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响应,迅速联动小区物业,一场高效的民生问题解决行动随即展开。
经过走访了解到,不止是1号楼2606室居民家受到漏水问题的困扰,2505和2506室家中卧室的墙面也开始受潮脱皮。当天下午,社区立即联系物业公司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排查,物业工程部工作人员经过排查,初步确定漏水原因可能是1号楼2606室中央空调的排水管阻塞,空调冷凝水没有流进楼栋公共空调冷凝水管道,在阳台地面淤积造成漏水。
为尽快解决问题,社区与物业迅速制定维修方案。物业即刻安排人员准备工具,到2606室家中破拆阳台瓷砖地面,确定漏水具置,社区工作人员则在旁协助,并实时告知其他两户居民疏通进展,安抚两家居民的情绪。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物业公司更换了堵塞的空调水管,并将空调水管放入楼栋公共空调冷凝水管道,彻底解决了漏水问题。随后,社区与物业还共同帮助楼下两户居民查看家中受损情况,提供后续修复建议。
此次漏水问题的快速解决,是油坊桥社区社区“问需于民”大走访联合党建引领“开门教育”服务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下一步,油坊桥社区将进一步完善“问需于民”的响应处置流程,建立“网格员+物业管家”双排查制度,确保居民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理。